林院長:
您好。
在重啟核一廠一號機的相關新聞中看到,新政府強調不會讓人民在「缺電」與「核電」中二選一。您在接見民間團體的時候也強調要親自看台電每天提供供電相關數據,並歡迎民間索取。
今天寫信給您,是想在您發言的基礎上,提一個進一步的建議:請您支持由民間用一個公民參與、公民監督的機制來調查研究台電的數據,並請台電開誠佈公地合作,共同𨤳清台灣到底是否缺電這一件事情。
會有這個構想的理由如下:
1. 台灣是否「缺電」,以致於必須使用「核電」,是個長達數十年的歴史性爭議。
2. 長期以來,台電及其主管單位經濟部,一直站在有「缺電」風險的立場,提供各種數據佐證其說法;而民間反核及環保團體,雖然提出各種質疑,但無法取得台電許多關鍵性的原始數據及相關資料。因此這也是個難以聚焦的黑箱議題。
3. 您個人願意在百忙的政務中撥出時間,每天追蹤台電提供的供電數據,了解其中的變化與情況,也願意讓民間索取,用心良苦。但是面對這個歴史悠久、盤根錯節的黑箱爭議,不論是您或是民間,想要單從台電所提供簡化或修正過的數據來探根究柢,都恐怕有實務上的難處。
因此,既然您有誠意邀請民間一起監督台電,那光是由台電提供數據這種單向作業是不夠的,民間所需要的不只是台電單方提供他們想提供或者能提供的數據而已。因此,今天我寫信給您,想提的建議是:請您支持我們民間用一個新的公民參與、公民監督機制來調查研究台電的數據,並請台電開誠佈公地合作,共同𨤳清台灣是否缺電、如何缺電、如何因應這些關鍵議題。
這樣做的好處是:
1. 我們民間這個新的調查研究機制,基於公民參與、公民監督的立場和精神,一切公開、透明。
2. 讓「缺電」與否的歷史性的黑箱議題,可以全面地打開。固然民間會對台電提出更多一些的要求,多公布一些過去不為人知的角落,但同時也可能幫台電澄清一些他們過去自己說不清楚的事情。這是政府和民間溝通與對話的新起點。
3. 集合社會的力量來共同調查研究台電的數據,比您在行政部門裡做這件事情,可以更客觀、更積極、更有效,也更節省。
我們構思要進行的計劃可以名之為「台灣電力供需情況公民調查研究」,重點如下:
1. 調查與研究主題只有一個:台灣電力的供給與需求情況。以便瞭解台灣到底是否缺電,以及政府與台電長期宣稱缺電,對於缺電的因應政策、詳細方法。
2. 台電的職責就是供應充足、穩定的電源。由於台電各電廠都是通過ISO 9000認證的單位,所以我們這次調查研究其實也就是按照ISO 9000原則與要求要素,進行一次重點品質與技術稽核活動。
3. 這個稽核活動以事實為依據,先進行台灣的發電機組現況調查,再拿台灣近30年來每年的「十年電力發展方案」的預估,對照各電廠機組投資興建營運計劃,到實際發電、運轉的資料,和台灣用電與輸配電的實際原始數據。如此就可以對 1)台灣電力供給與需求情況 2)是否缺電 3)為何缺電 4)哪裡及如何缺電 5)缺電的各層面影響有多大?有真實的瞭解。
我們相信,只有依據全面而完整的數據調查研究出事實之後,政府與社會才能對缺電、限電、停電的各項風險了然於胸,進而共同研商提出預防、預測和解決的方案。
這個「台灣電力供需情況公民調查研究」機制,共分三層:
第一層:有一個「調查研究小組」,主要任務有二:一,和台電相關部門與人員直接工作;二,與「調查研究監督團」討論並接受監督。
第二層:有一個「調查研究監督團」,主要任務有三:一,在「調查研究小組」和台電開始一起工作之前,和小組先討論、評估工作方法與內容;二,隨著工作進行,監督「調查研究小組」的進度和內容;三,等工作告一段落,再整體評估。
第三層:「調查研究小組」和「調查研究監督團」的工作方法、工作進程、內容與分析,都會直接在網路完整公布,接受全社會的公民監督。
第一層「調查研究小組」裡,有以下成員:
方儉:環保人士,並受過嚴謹的品質管理、標準化和全球採購的專業訓練。他也在1998-2000年間為美國三大汽車公司、台電、中油、自來水公司等國營事業、民航局、中華電信、國防部進行千年蟲Y2K的專案管理和評審,並且也是國際汽車業供應商品質管理體系的稽核員認證總培訓師。(註1)
李宗黎:資深會計師、美國賓州德瑞索大學企管碩士,專攻審計學及管理會計學,任教台大會計學系三十年,擔任成本效益分析及內部控制評估。
李慕約:數據處理與Data Visualization專家,曾設計發電成本計算機模式,負責數據圖像化。(註2)
陳季芳:資深記者,近年來參與核電及能源議題的採訪及寫作。負責記錄、報導調查研究小組的工作過程。
我們的第二層「調查研究監督團」裡,有以下成員:
陳謨星:電機與能源學者,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學會院士。曾擔任美國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教授、能源中心主任。曾獲得美國愛迪生學會全美最佳電力工程教育獎,為多家電廠擔任顧問。
劉黎兒:旅日作家、資深記者、特派員;2011年經歷福島核災後回首關注家鄉高危險核電,重披新聞採訪戰袍,撰寫、發表六百餘篇文章揭發核電核災真相及台灣核電危險性;出版相關書籍五種。
王塗發: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校區經濟學博士,台北大學經濟學研究所所長,台灣環保聯盟總會會長,曾任台電董事、立委、行政院顧問。
徐光蓉:美國匹茲堡大學化學博士,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公共行政碩士,臺大大氣科學系教授,國際組織REN21 資料提供者。曾任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環保署環境影響評估委員、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委員。現任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理事長。
此外還有其他人繼續邀請中。
我個人,則擔任聯絡與協調者的角色。過去兩年時間,我一直在編輯一套與核電和能源相關主題的書。在工作過程裡,深刻體會台電許多資料與數據需要透明化,以及與民間對話、溝通的必要,因此不揣冒昧來扮演這個角色。
相對應地,希望您也能指定經濟部、能源局、國營會、台電公司的專責人員,特別是台電的會計處和資訊處處長,請他們參與這項調查研究工作。當然如果涉及國家機密或政府資訊公開法應保密文件,我們也會切結保密協議。(註3)
這樣工作的話,我們預估的工作時程是這樣的:
1. 起動日之前,「調查研究小組」與「調查研究監督團」先就工作內容討論定案。
2. 起動日開始,「調查研究小組」與經濟部、台電所屬相關部門討論,進行問題界定、名詞定義。
3. 之後,經濟部、台電主管單位提供上項界定中的相關資料與數據。
4. 之後,「調查研究小組」與「調查研究監督團」進行資料整理分析。
5. 之後,經濟部、台電主管單位再提供相對應所需補充的資料與數據。
6. 以上各階段的工作進程和內容,都會及時公佈於網上,歡迎社會大眾提出意見與建議,我們也據以參考並做相對應的調整。
7. 最後,「調查研究小組」與「調查研究監督團」完成資料整理分析,完成報告,公布於網上,也發表於相關媒體、書刊,並讓全社會持續進行討論與監督。
以上整個過程需時多少,可以在「調查研究小組」與經濟部、台電所屬相關部門開第一階段會議後確定。原則上,我們希望在兩個月之內完成。
這是一個全新的嘗試。我們希望建立一個更透明公開,公民參與的機制,讓電力資訊更透明、即時的傳遞給社會大眾,解開台灣長期糾纏於「缺電」與「核電」兩分法思維的死結,促進社會進步,共同解決問題。
請您考慮。
並祝
政安
郝明義 謹啟
中華民國一百零五年六月二十日
(註1)方儉於8月5日退出研究小組。其背景與經過請參考<「遺憾」其實不只「遺憾」>。
(註2)李慕約於7月初退出研究小組,由台大會計系教授林蕙真替補。
(註3)後來為免產生爭議,我們決定凡屬機密文件,一律不看,只看公開文件,因此也就不必切結保密協議。